□本報記者 吳樹江
20日,初伏第一天,鶴崗市東山區(qū)全民健身中心的玻璃幕墻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。9時許,記者走進健身中心的大廳,就聽見一陣此起彼伏的聲響:籃球撞擊地面的“咚咚”聲、羽毛球拍擊球的“嘭嘭”聲、孩子們追逐撿球的歡笑聲,夾雜著場館管理員馬冬梅輕快的應答聲,像一首剛拉開序幕的交響樂。這座投資3658萬元、2024年8月對外開放的運動場館,已經成了東山區(qū)居民最惦記的“活力據點”。
21121平方米的“民生答卷”
“暑假期間每天平均三四百人,非假期也有二百人左右,從早到晚就沒冷過場?!瘪R冬梅一邊給剛進門的大爺遞上鞋套,一邊笑著說。她身后的場館布局圖顯示:21121平方米的用地面積,被精心劃分成五大區(qū)域——體育競技區(qū)、運動健身區(qū)、休閑娛樂區(qū)、讀書休息區(qū)、文明實踐活動區(qū)。
一樓的體育競技區(qū)是最熱鬧的地方。1800平方米的開闊空間里,籃球架下一群半大孩子正進行三對三對抗。汗水順著他們的額角滴在地板上,又被跳躍的雙腳帶起。相鄰的羽毛球場上,劉世佳教練正幫一個小女孩糾正揮拍動作:“肘抬高,像端著碗熱湯?!?/p>
這座2022年啟動建設的全民健身中心,從圖紙上的線條變成現實里的歡聲笑語,用了兩年時間。3658萬元的投入,換來了21121平方米的運動空間,填補了東山區(qū)大型綜合運動場館的空白?!拔覀兯氵^一筆賬,平均每天接待近430人,一年15.2萬人次的到訪量,相當于每個東山人都至少來過一次?!敝行呢撠熑苏f。這組數字背后,是群眾對“動起來”的迫切渴望。
40場賽事的“運動狂歡”
“嘭!”一聲脆響,籃球穿過籃網,場邊立刻爆發(fā)出雷鳴般的歡呼。這是2025年東山區(qū)“賀歲杯”籃球賽的決賽現場。有人舉著手機錄像,有人站在臺階上吶喊,連場邊賣礦泉水的大姐都跟著拍手助威。這樣的熱鬧場景,在中心開放后的11個月時間里,已上演了40場次。
從市籃球協(xié)會主辦的少年籃球賽,到衛(wèi)生系統(tǒng)的乒乓球賽;從公安分局的“活力警營”籃球賽,到黑龍江省大白毽邀請賽,這座場館像一塊磁石,吸引著不同職業(yè)、不同年齡的人走進來。“去年8月剛開放時,我們還擔心沒人來,結果第一場社區(qū)籃球賽就來了200多名觀眾?!瘪R冬梅記得。
7000余人次的參賽數據,藏著許多動人的細節(jié)。鶴礦集團工會組織的羽毛球賽上,礦工老張打滿三局后累得蹲在地上,卻舉著獎杯給妻子發(fā)視頻:“你看,咱也當回‘冠軍’!”東山區(qū)公安分局的籃球賽上,剛入職的年輕民警和快退休的老所長組隊,輸了球卻笑著勾肩搭背:“下次再較量!”
“賽事是催化劑,能讓更多人愛上運動?!睎|山區(qū)全民健身中心運營團隊——東山區(qū)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裴瑩發(fā)現,一場比賽后,總能多一批“回頭客”。有家長看完少年籃球賽,轉頭就給孩子報了籃球班;有大媽看了大白毽邀請賽,第二天就帶著姐妹來學踢毽。運動不再只是電視里的競技,而成了鄰里間打招呼的新方式:“明天球場見?。俊?/p>
球館里的“成長課堂”
在東山區(qū)全民健身中心的羽毛球場地,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。他揮拍時手腕靈活自如,示范動作時神情格外專注。他就是辰輝羽毛球培訓班的教練劉世佳。這位有著近20年球齡的教練,是中心的“明星教員”。2023年,為了弄明白“怎么教比怎么打更重要”,他專門去北京進修了一年?!耙郧坝X得打球靠胳膊使勁,進修后才懂,發(fā)力得像甩鞭子,核心收緊的瞬間,力量能從腳傳到手腕?!彼呎f邊示范,腰背繃緊如拉滿的弓,手腕輕抖,羽毛球就像被施了魔法般飛向球網。
球館的燈光下,劉世佳又開始了下午的課程。少年們的球鞋摩擦地面發(fā)出的“吱吱”聲,成年人的叫好聲混著球拍擊球的“嘭嘭”聲,像一首熱鬧的生活交響曲。而他,就是那個握著指揮棒的人,用專業(yè)與熱愛,指揮著每一顆羽毛球,也點亮了許多人參與運動的快樂。
有位孩子媽媽曾拉著他感慨:“以前孩子回家鞋一甩就癱在沙發(fā)上,現在打完球雖然滿頭大汗,卻活力滿滿,還會自己洗襪子呢!” 劉世佳聽了心里暖烘烘的。在他的課堂上,撿球要孩子自己跑,球拍要孩子自己收,“運動里藏著成長的密碼?!笨粗⒆觽儚那由桓医忧虻劫悎錾细液啊拔襾怼保瑥牡皖^擺弄手機到賽后主動和對手握手,他覺得這比教授精準扣殺更有意義。